心健康 云健康
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website qrcode

400-068-1205


务实、高效、探索、求真,以科技推动健康中国

春节啦,服用这些药物千万别喝酒!

62

春节的喜庆加上休假、走亲访友,喝酒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但是部分抗生素、降糖药等可与酒精发生中毒反应,有可能威胁生命。我们医生应该向患者清楚交代,同时也希望大家转给你身边的人。

感冒药+酒=肝衰竭  

头孢类+酒=毒药  

降压药+酒=低血压休克

抗心绞痛药+酒=头痛、休克

解热镇痛药+酒=消化道出血

降糖药+酒=低血糖休克

安眠药+酒=一条人命

抗癫痫药+酒=药物失效

抗过敏药+酒=嗜睡昏迷

肠胃炎药+酒=更易醉酒

     专家提醒,使用头孢菌素、咪唑类药物治疗过程期间及停药一周内,应避免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,防止出现双硫仑样反应。有的患者在用药后喝含酒精的饮料、吃酒心巧克力、服用藿香正气水,甚至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该反应。建议使用抗生素后,最好停药一周再喝酒。


      糖尿病专家介绍,药物如阿司匹林、吡罗昔康、感冒片等,服药后4小时至2个月内饮酒,均有可能引发不同程度上的消化道出血。患者可能出现腹痛、呕吐、血红蛋白下降等症状。胃镜检查胃粘膜呈糜烂性出血性胃炎、食管、胃底静脉曲张、胃溃疡等。所以糖尿病患者吃了药最好别喝酒,轻则出现醉酒或者降低药物作用,重则引起毒性反应或者使原来的疾病加重。


      另外,因为各种酒中都含有乙醇,很多种药物可以干扰乙醇的正常代谢,造成乙醛蓄积中毒,引发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呼吸困难、血压下降等一系列症状,医学上称之为'双硫仑样反应'又称之为'戒酒硫样反应。酒精还有扩张血管作用,会对抗凝血药物或利尿降压药物产生影响,会使人出现头晕、直立性虚脱等症状。


抗菌药物

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、拉氧头孢、头孢美唑、头孢孟多、头孢甲肟、头孢替安以及甲硝唑、替硝唑、呋喃唑酮等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。另外甲苯磺丁脲、氯磺丙脲等也可引起上述反应。

表现为用药后饮酒出现四肢无力、软弱、嗜睡、眩晕、幻觉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胸闷、全身潮红、虚脱、惊厥、甚至血压下降、呼吸抑制、休克等反应。

轻者可自行缓解,重者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救治,因此患者在使用以上药物前2日应禁酒,且用药后1周要避免饮酒以及服用含有乙醇的饮料和药品。




解热镇痛药

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, 过量饮酒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内的谷胱甘肽,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,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。

如果服用阿司匹林、布洛芬、双氯芬酸等药物时大量饮酒,可使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乙醇的双重刺激,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。




降压药

服用利血平、卡托普利、硝苯地平等降血压药期间如果喝酒,可能引起血管扩张,从而出现低血压性休克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。

因为酒精具有扩张血管、抑制交感神经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,可增强降压药的效果,引起头痛,甚至休克。部分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、复方双肼屈嗪与酒精合用也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。




降糖药

格列苯脲、二甲双胍、胰岛素等服药期间大量饮酒可引起头昏、心慌、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,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。




镇静催眠药

一些起镇静催眠作用的安眠药本身就有一定的抑制呼吸、心跳的作用,而酒精也有相同作用。地西泮、硝西泮、氯硝西泮、三唑仑、巴比妥类及水合氯醛等镇静催眠药,与乙醇合用时会引起嗜睡、精神恍惚、昏迷、呼吸衰竭,甚至死亡。




抗心绞痛物

硝酸酯类药抗心绞痛药(硝酸甘油,硝酸异山梨酯等)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全身小血管,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而改善心肌血供,缓解心绞痛纠正心力衰竭。

用药期间饮酒可致全身小血管显著扩张、血压下降、头晕、虚弱等,重者发生心血管性虚脱,此时心肌血供进一步减少,更易加重心绞痛或诱发心肌梗塞。




利尿剂

呋塞米、氢氯噻嗪等能通过排尿降低血压,乙醇也有扩张血管作用,服用利尿药的同时饮酒,可能出现头晕、直立性虚脱等症状。




抗过敏药

乙醇可增强第一代抗组胺药(氯苯那敏、赛更啶、苯海拉明等)的中枢抑制作用,可引起嗜睡、精神恍惚、昏迷,应避免同服。

虽然在治疗剂量下,第二代抗组胺药(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等)的中枢抑制作用较弱,不会强化乙醇的作用,但也应避免酒后服用。




吗啡

乙醇同吗啡合用会产生协同作用。可能引起中毒,甚至死亡。




抗癫痫药

长期饮酒可降低苯妥英钠的浓度和疗效,但服药同时大量饮酒可增加血药浓度,服用丙戊酸钠期间饮酒,可增强中枢抑制作用。




止血和抗凝药

乙醇可以抑制凝血因子,对抗止血药物的作用,使止血药的作用降低。




抗抑郁药/抗精神病药

服用丙咪嗪和多塞平等抗抑郁药期间饮酒,可产生中枢镇定作用。吩噻嗪类药如氯丙嗪、异丙嗪等可使乙醇分解代谢延缓,加重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颜面潮红等中毒症状;饮酒可加重氯丙嗪等的不良反应和低血压反应,加重氯普噻吨的中枢抑制作用。